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GDP增长目标有多靠谱?

发布时间:2014-03-13 10:38:52    作者:李忠献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 7.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是中国经济走向的风向标,反映了政府把控经济大局的意愿

■ 过去很多年,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速都远大于预期目标;近两年来,则趋于吻合

■ 我国政府CPI预期目标的设定更多是反映上一年的通胀情况,很少能体现前瞻性

■ 从历年情况来看,M2的实际增速通常会高于预期目标,反映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速意愿上的“背离”

□中国保险报数据中心 李忠献

每年的“两会”,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代表委员乃至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当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和CPI控制目标,反映了政府对于中国经济整体状况的判断和调控方向的意志,因此更是备受关注。

在上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首度亮相的李克强总理回顾了去年的经济情况,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

本文试图解答政府对于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期或控制目标与实际情况到底有多大的吻合抑或偏离?而吻合或偏离的因素又是什么?

增长目标不是政府的承诺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告诉《中国保险报》记者,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未来一年内国家利用货币和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风向标,经济增长目标与现今国情和政策是正相关的。两会决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综合了各个方面的考量而得出的有效参考值,涉及到宏观计量模型与一般均衡研究。中国经济现今是结构调整期,每次谈到增长目标,说要稳增长,稳经济,其实本质也就是稳民生,稳就业。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其实是反映了我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一个愿望,是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来预测得到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周业安在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预测值只能近似于实际的增长情况,要预测得非常准确则是不可能的,即使放在全球范围内,也很难做到。需要指出的是,两会提出的一些经济指标预期值并不能看做是我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承诺。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员也曾解释说,经济增长是客观的,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平抑经济波动。经济实际增长率和政府预期有差距很正常的,政府预期若是高了,反而更容易被层层加码。

房四海表示,中国经济自去年投资拉动后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不是反转,未来经济下行的趋势还没有得到解除。CPI上升的压力和PPI(生产原材料价格指数)下行的压力就目前来看有所好转,但矛盾没有解除。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实际上更多的是给予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其实中国潜在增长率并不差,但目前单凭自身内在增长动力来完成7.5%的增长率是有困难的,7.5%的增长目标实际上偏高,本次目标“7.5%左右”的提法也是不多见的,所以本年度应该是给出了一个区间的概念,这一提法也更表明中央对稳增长的灵活性,按照“左右”这一提法来看就算达到7.2%也应该算达标了。

周业安也表示,这一提法为今年的经济增长留出了一定的余地,体现了中央政府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严谨性,而且这次7.5%左右的目标延续了前两年调结构的作风,相比前些年8%的增长目标有所下调,相对更加务实,也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大亮点。

GDP增长目标与实际值:从偏离到吻合

从历年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年初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与实际经济增长情况的相关度不是很大。2000年-2011年,我国的实际GDP增长率都要远高于年初两会设定的预期增长目标。2000年-2004年的目标是7%,2005年-2011年的目标为8%,但实际上,从1998年到2011年,年均增速超过9.8%,而且波动较大(如图一所示)。但是近两年来,两者有趋于吻合的趋势。

“中国官方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极少与随后的实际增长数字一致,以至于人们可能会把该目标视为一个毫无用处的指标。”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但在今年,很多事情将取决于这个目标的具体数字到底是多少。随着中国经济在成熟中增长放缓,预期增长目标对政策意图的指示意义越发重要。

周业安告诉本报记者,过去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速之所以远大于预期目标与地方政府偏重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就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GDP竞争”,有很大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压力,不得不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而中央政府却一直希望国家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并不希望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两者之间的这一矛盾导致了过去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速远大于预期目标。地方政府不会从整体层面考虑问题,只看重GDP,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后果。

从地方政府公布的增长目标来看,2013年,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31省(区、市)中,有24省(区、市)的增长目标都保持在两位数的高位,而我国中央政府发布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仅为7.5%,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有着极强扩张动力。2014年初,31省(区、市)中,除黑龙江、海南两省上调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以外,其余省份均下调了GDP增长目标或保持不变,其中22省份下调了GDP增长目标。可以看出,这两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差距有所缩小。

“当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老百姓从追求物质转变为追求其他方面,如生活环境等。而地方政府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周业安继续解释说,因此,地主政府的目标与老百姓的目标发生了偏离,而本届政府观察到了这一偏离,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将重点放在了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上,更加注重民生,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来,政府预期经济增长目标降低,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并且两者趋于吻合的原因。

房四海表示,以前中国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期,GDP超过预期增速可以理解。但是,近两年来中国进入结构调整期,大量淘汰废旧产能,人口红利丧失,经济增速放缓也是正常现象。除此之外,在过去地方政府评价体系中,GDP增长被放在了考核政绩的首要位置,导致各个地方都争先恐后的创造“GDP”,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今天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难题。而现在中央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业绩的时候,已经降低了这一方面的权重,并且在各个地方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使得地方政府不再一味地追求GDP增速。

自去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直高频阐述改革,调整结构,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在本次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7次,远超前两届政府,更是体现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气概”,让国人对本年度的政府工作充满期待。

CPI涨幅目标表现出滞后性

从往年政府设定的通胀目标和实际通胀之间看,两者的波动差别很大(如图二所示)。我国政府CPI预期目标的设定更多的是反映上一年的通胀情况,具有滞后性,而很少体现前瞻性。从图上来看,如果将历年的CPI目标曲线向后平移一年,则基本与历年的实际CPI曲线更加吻合。

“CPI预期目标实际上是政府对通胀程度容忍范围的一个度量,”房四海指出,“但每年CPI到底如何受到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农产品价格取决于农业产量如何,产量又关乎天气,这一块在CPI中占有一定比例;此外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是影响CPI走势的重要因素,国家的政策,利率,汇率,热钱流入等一系列因素也同样影响着CPI的走势。”“正如前面提到的,CPI的预期目标也是反映了政府的一个愿望。”周业安也表示,“影响经济的因素太多,需要站在如何理解整个经济情况的层面来考虑。”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实际CPI涨幅大大超过CPI涨幅预期目标的情况,如2007年、2008年和2011年。2007年,我国CPI涨幅为4.8%,高出目标1.8个百分点。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从结构上讲,影响这一轮CPI上涨的诱因是在2007年6月开始的猪肉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促使饲料成本上升,带动整个CPI的上涨。此外,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的输入性影响:石油价格的上涨推动国内油价上涨;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2007年国际市场价格几乎上涨一倍。从总量上来讲,充裕的货币供给也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影响因素之一。

2008年,我国CPI涨幅高达5.9%,高出目标1.1个百分点,创13年新高。食品、居住价格上涨依然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前高后低,受翘尾因素影响较大,翘尾因素为3.4%。再加上低温灾害,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也不断攀升等。下半年逐步回稳。

2011年,我国CPI涨幅达5.4%,高出目标1.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是这次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食品价格上涨11.8%,拉动CPI上涨约3.5个百分点)。

M2的实际增速通常都会“冒”

从历年情况来看,M2的实际增速与预期的目标增速都有一定的出入,而且绝大部分年份的M2实际增速都在调控的目标之外(如图三所示)。比较突出的如2009年,M2实际增速比目标增速高出10.7个百分点。

周业安指出,M2的偏离相对于其他经济指标的偏离而言更科学一些。我国的M2是政府可以控制的指标,它并不是制定之后就一成不变的。央行可以根据经济政策进行灵活调整。而之所以M2的实际增速会超过目标值,包括财政预算的偏离与我国的行政组织结构有关。在我国,地方政府才是真正的经济主体,中央政府发布调控措施后,地方政府来具体实施,它有一定的自主权。每年中央政府设定的目标在实现的时候,地方政府并不完全遵从中央的意图。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争夺资源,形成了无形的竞争。由此产生了要素需求的增加,人们收入的上升,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老百姓和企业都需要资金来周转,而央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得不超发货币,这是现行层级政府分权模式下地方对中央的倒逼形成的。

房四海也表示,M2多少是政府为了实现当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而灵活选择的。GDP增速放缓,政府就会出台相应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比如增发货币,使得M2增速超标。但这也说明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政府这只手比较强,而市场这只手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