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深挖保险资管产品“宝库”

发布时间:2016-11-21 14:12:42    作者:张伟楠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张伟楠

近年来,伴随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制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总规模已经突破1.5万亿元,已注册(备案)产品数量超过600支。“这是一个品类丰富的保险另类投资产品库,更是一座宝库。”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资协”)副秘书长陈国力表示,下一步,还将对其继续深入挖掘。近日,伴随上海保交所首批保险资管产品上线,这座宝库的资产已经“盘活”,流动变现、价值增值的前景可期。

产品注册,好于同期

2016年1-10月,中保资协共注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115支,同比增长15%;注册规模2329.71亿元,同比增长32%。同期,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共申报债权投资计划120个、规模2119.11亿元;与2015年前10个月相比申报数量增加33支,申报规模增加703.48亿元,规模增幅50%。在我国进入低利率周期、资产荒难题未解的前提下,前10个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运行平稳,数据好于去年同期。

今年前10个月,保险资金助力产业升级、支持民生工程的项目频频落地,如中意资产设立扬中棚改债权投资计划,太平资产设立北京城建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中保投资募集保险资金300亿元成立上海中保浦东城市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中保投资与中国建材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中保投中国建材产业发展基金等。

陈国力为记者列举了一组数字。1-10月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中投向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项目13支,超过2015年全年的数量(9支),注册金额186.78亿元。1-10月保险资金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363.6亿元,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578亿元,支持一带一路建设67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投向棚户区改造的债权投资计划注册11支、146.38亿元,数量增加7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主要支持了交通和能源行业,投资数量和规模分别为17支(539.49亿元)和11支(178亿元),分别占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总规模的31%和10%,其中交通行业投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178.94亿元、同比上升50%。

“从市场来看,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收益率有所下降。一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下收益率随之下行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保险资金也更好地响应国务院的要求,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陈国力举例,今年的基础设施债券投资计划收益率较去年同比下降了100BP左右,但作为规模大、久期长、具有私募性质的金融产品,相比3A级债券大约3.2%—3.5%的市场收益率还有合理溢价,有力支持了保险资金长期配置。

此外,中保资协的产品注册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着一个目标,即从“橄榄球型”向“哑铃型”转变。此前,在产品核准、备案时市场关注点集中在中间环节,对前端和后端都不够重视。目前,中保资协通过提升注册效率,推动法律文本标准化、优化产品注册系统等,将产品注册流程压缩成为简洁高效的流程性工作,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市场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工作,使产品生命周期的前、中、后端更加协调,发展更加稳健。陈国力称,“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思路是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与市场机构共同努力,把注册流程压缩精简,把更多工作责任交给市场。为此,协会将陆续出台前端的尽职调查、合规风控、信用评级,后端的投后管理、信息披露等自律规则。”

直面风险,“防而不畏”

“疏而不堵,防而不畏”。这是陈国力对今年以来保险资管产品注册工作思路的极简归纳。如果说引导保险资金参与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可以归为“疏而不堵”,“防而不畏”则主要落实在“防风险”这个重要的方面。

陈国力认为,对风险防范,从注册机构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产能过剩行业;二是关注交易对手过度集中风险。对于风险的管控,陈国力表示,“在保监会完善的风险责任人监管框架下,协会主要是通过行业指引和风险提示强化信息披露,但风险判断和承担的主体仍然是市场机构自身。”

“对于风险,要‘防而不畏’,行业不能一味地回避风险,而是要管理好风险、做好风险防范,从适度承担风险中获取合理收益。”陈国力进一步阐述道,中保资协作为注册机构,应当在风险防范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定期不定期发送《产品注册动态》等与市场机构充分沟通,针对个别行业、个别区域一度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专门梳理投资情况,召开公司座谈会和外部专家会,做到“早发现、早提示、早预警、早披露”。

针对不动产领域中交易对手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中保资协积极收集信息,进行充分调研后,向监管提交专项报告,向行业通报提示风险。同时,通过注册情况通报会等形式,提示市场机构做好尽职调查,强化相关信息披露,防范不动产项目变相重复融资和恶意套取保险资金的现象出现。

夯实基础,砥砺前行

中保资协成立2年来,围绕培育保险资管市场的中心任务,全力支持上海保交所建设,推动保险资产管理业建设规范化、创新型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注册、发行、登记、交易、资金结算和信息披露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11月10日,上海保交所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首批产品顺利上线。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太平-上海建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共发行注册总规模78.8亿元,首期合计发行及登记规模16亿元。这不仅是该平台业务系统试运营的一小步,更意味着以“盘活资产存量、用好保险增量”为目的的保险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配合保险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协会开发了一系列信息管理系统,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除了外界熟知的产品注册系统外,协会与国内领先软件开发商合作,打造了另类投资管理‘资管云’平台,目前已有10余家会员单位正式使用和进行测试。依托‘资管云’,会员单位可快速实现另类投资投前、投中、投后管理,获得业务流程、风险管控和实际操作的成熟解决方案,从而在另类投资管理方面快速达到内控标准和监管要求,解决另类投资缺乏信息化支撑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协会与保交所的技术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合作,将来不管是公司自建的另类投资管理系统,还是协会提供的‘资管云’服务,都将与协会注册系统、保交所资产交易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陈国力谈到行业系统时说。

“为提高资产交易定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协会去年就启动了保险资产估值模型开发项目。目前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估值模型开发验收已完成,股权投资计划估值模型仍在开发中。针对不同的产品和资产类型开发的估值模型,可以为保险资管产品交易转让提供一个比较公允的‘影子价格’。从验收测试来看,模型价格确实比较好地拟合了投资经理的报价。”如果说交易系统是保险资产交易平台的骨骼和肌肉,资产估值模型则将为交易平台打通经脉,推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气血通畅”,发展再上新台阶。

行业创新,永不止步

据记者了解,中保资协还在业内外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去年,中保资协举办了首届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大赛,从17家单位和个人报送的39个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今年的第二届产品创新大赛启动以来,又一次得到社会的积极响应,共有16家业内外机构及个人报送创新创意作品共计40个。从产品类型上看,覆盖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组合类资管产品、基金类产品、PPP模式产品等市场现有的所有保险资管产品类型。

陈国力称,与首届相比,今年大赛有三大特色:一是扩大了参赛对象范围,不仅包括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各类机构,还延伸到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香港子公司、大资管领域的各类市场主体、研究学术机构等。二是将参赛作品按照是否已完成注册或备案核准设立发行,分为创新、创意两类,分别研究制定了不同的评选标准。三是参赛形式上的创新,鼓励参赛机构将创新方案以小视频的形式展示,形式活泼且便于评选专家更快更好地了解作品;同时,作品均通过协会官网系统在线报送,大大提高效率和便捷性。“在协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专业委员会支持下,协会进一步完善了评选规则,正在按照严格的程序组织产品评选,并将于年内举办颁奖典礼暨创新研讨会,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多多关注。”陈国力补充道。

产品创新的源头是资产和项目。面对资产荒、项目荒的严峻挑战,中资协一方面与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案例研究,梳理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发挥发挥会员众多、联系广泛的优势,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跨界合作,面向社会推出“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大资管背景下产品、项目、资产、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切实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系统今年5月上线以来,已完成PC端管理、发布、微信展示、微信服务号旗舰店等基础功能。目前系统用户覆盖中保资协所有会员,社会机构和个人也可以注册使用系统平台。陈国力介绍,“截至目前,数十家机构与协会签署协议发布信息,海南、山东保监局和湖南国资委都相继在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上设立了旗舰店。海内外众多机构都对该系统平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沟通对接。下一步,协会一方面是完善系统功能,如推出国际版、在线路演等,助力保险资产全球配置,降低产品营销成本。另一方面要狠抓用户体验,力争做到操作简单、沟通便捷。”